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页(第1页)

月上柳梢,带着一丝朦胧的醉意,略带踉跄的行在蜿蜒曲折的回廊上,然后在湖边高大的海棠树下止步,夜晚微凉的风,驱散了花雕带来的烦热,感觉稍稍清醒了一些。我仰起头,凝神看着天际的一颗孤星,在深遂的天幕上,闪烁着寥落的亮色。“你的意中人不是宇文成都,对吗?”清冽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不用转身,也知是谁。我依旧看着那颗寂寥的孤星,心不在焉,也无言以对。是的,我无法回答,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李世民踱到我面前,面色沉静,目光直探向我眼底,似乎想在我的眼里找到答案。良久,他轻轻执过我的手,我欲抽离,却已被他牢牢握紧。“不知是谁会有这样的福气,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月下,他俊朗的面庞被月光映照得异乎寻常的光滑和圣洁。“这世上拒绝我李世民的女子,你是第一人。”他轻声说。随之仰天一叹:“可我却偏偏放不下。”我的双眸又不争气的湿润了,从不知道自己的泪腺竟如此发达。“拒绝我,是因为她?”他问得轻柔而小心,习惯于他的冷傲,这样的他总会让我无来由的心颤。我低下头,细细思量,是因为菀棠吗?是,可也不全是。是因为宇文成都吗?也不全是。因为我知道我要的,他给不了我,我知道他的身边将来会有很多的女子,而我不想做那些女子中的一个。尽管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心里有他的位置。不是说爱情是一朵生长在悬崖边缘上的花么,想摘取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而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因为我料定了结局,我知道这是一场无望的情缘,或许会绚丽如花,却注定要短暂如风。而我只想平凡无波的过这一生。“其实,你心里有我。”好象被他窥破了心事,我有些狼狈。抑住心里微澜,回道:“秦王的一片情意实是错付了。小女子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错付了?”他苦笑:“可是,已收不回来了。”“秦王……”“唤我世民。”他打断我,温柔而又霸道。“小女子不敢。”我避开他咄咄逼人的目光他眸中含情,幽幽叹息:“清梨,你对谁都有同情和不忍,可偏忍心这样对我。”57、剪不断理还乱(下)李世民在我面前一直都是高傲和冷峻的,这样的他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可我知道我不能犹豫不定,遂仰起头凝望着灰暗深遂的夜空,轻问:“秦王,你知道世上最远的距离有多远吗?”他静静的看着我,无语。“就像飞鸟和鱼的距离,一个在天上,一个却深藏在海底。”我收回目光,注视着他的双眸:“我与你就是这样的距离。如一东一西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如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即便有意,却是无缘相守的。”说完拂去他的手,疾步离开。5858、念去去千里烟波张婕妤和尹德妃回京后,只数日内,皇上便连下了三道诏书。同时调重兵驻屯潼关,又以迎接大军凯旋为由,修筑长安城墙,整饬禁军,皇城也全部戒严。显而易见,李世民功高盖主,加上张、尹二妃和朝中部分大臣的怂恿挑拨,皇上已对他起了疑心。李世民收到密报后,便连日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商议应对之策。最后,李世民决定速回长安,临行前将陕东各州县的官属全部调换。又命几名亲信镇守洛阳,只等襄州来降,便率南征大军起程回长安。他也果然料事如神,刚离开洛阳,行了几日,东都便传来迅息,郑行台、王弘烈、王泰等已献出襄州,归降大唐。李世民就此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高擎旌旗的十万步骑兵押着王世充和窦建德等降臣浩浩荡荡如长龙般在山路上蜿蜒前行。李世民身着银色铠甲,气宇轩昂的策马行在前端,左右则是徐世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三十余顶盔贯甲的大将。我和菀棠、水儿乘的马车紧随其后。李世民本是让依莎也同我们一同乘马车的,可她偏不肯,执意骑马跟在李世民身边。我静静的看着坐在对面的菀棠,她正掀着车帘,向外眺望着,头上的珠翠随着马车的颠簸轻轻摇晃着。面色平静如水,却掩不住满腹心事。自从那晚酒醉后,她经常会一个人凝神沉思,虽仍然会与我谈笑风声,佯装无所谓的样子,可却明显的有了几分刻意。再不会像从前那般推心置腹的与我絮话了。我和她之间已在不知不觉间有了距离,剩下的只有表面的敷衍了。这种变化让我觉得如心中塞了一团绵花般憋闷难受。我不明白,为何她可以接受李世民身边有长孙静雯和依莎的存在,却独独不能接受我?我轻叹口气,别过脸,从马车前窗向外望去,看到依莎一身妃红胡服的身影,她如今也是一样,对我不冷不热,倒是与菀棠更亲近了些。我无来由的一阵心烦,索性闭上眼睛假寐。七月的天气依旧燠热难当,晌午的烈日大施淫威,炙烤得路边的野草无精打彩的昏睡,繁密的白杨树叶在强烈的日光照耀下,泛着绿莹莹的亮光。洛阳城已被远远的抛在身后,宇文成都也将要成为过去了吗?绿水长流不息,青山峰回路转,而我们还会再见吗?是不是从此以后我们终将淡出彼此的世界?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终归是风里的誓言,连一生的不离不弃都是妄念。大军行至一处山径通幽处,听到外面李世民传令下去,命大军就地歇息。马车随着缓缓停下,菀棠由水儿搀扶着先下了车,我紧随而下正要上前与她絮话,她浅浅一笑,已是转过身路边一棵杨树下的平石走去。她刚拾裙坐下,依莎便58、念去去千里烟波也凑上前,几人轻言浅笑的喝水,吃着干粮。我立在原地,心里说不出的沉重感觉。轻舒口气,便转身向相反的草坡行去。站在草坡上向下远眺,杂草中掩映着数不尽的繁花细朵,一条潺潺的溪流在阳光下闪着清亮亮的金波。长孙无忌一身白衣,纤尘不染的独坐在溪边垂柳下,更显飘逸超尘。我静静过去,自柳枝上撷下一片柳叶,拾起雪白罗裙在他身边坐下,将柳叶轻含口中,望着远处夏树苍翠的山峦,缓缓吹了一支《牧羊曲》。记得小时候就常与清阳坐在院子里,用柳叶来吹曲子的,那时候是何等的轻松和惬意。忽见一只燕雀低低的在眼前的溪水上掠过,我的目光紧随而去,直至它飞远,收回目光碰到长孙无忌如春风和煦又迷醉的眼神。我的眼里也漾起轻和笑意,如此美景,如此舒缓的曲韵,又怎能不沉醉?长孙无忌的目光下意识的向后扫去,紧接着欣然起身。我转头看去,李世民已脱去铠甲,一身素色刺着连绵不断细致暗纹的蜀南锦袍,冷峻伟岸的立于身后。我取下口中柳叶,也盈盈起身。见李世民只是定定的凝视着我,目光泛寒。垂下眼睫略动了动嘴角,却是什么也不想说,轻理了理罗裙,便欲离开。刚刚从他身边经过,却被他突然的握住手臂,我一怔,却不得不停下。长孙无忌垂下头,默然着走开。暖暖艳阳下,我看到他一袭白衣胜雪,却是显得莫名的萧瑟和落寞。“我……不是与秦王说得很清楚了么?”我无奈凝眉。“那只是你的想法。”他说,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可这种事总要两厢情愿的。”我无声叹息:“秦王……要怎样才肯放手?”他没有回答,只是自腰间取下玉笛。见他托起我的手,正欲挣回,便听他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本王命令你收下,你想违拗么?”他郑重冷峻的口气让我一怔,木纳的任他摊开素手,将玉笛放在上面。我只好顺势握住,低声说了句:“多谢秦王。”便抽回手,迅速从他身边走过,听到他清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本王这辈子都不会放手。”我心中一颤,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防线在一点点的坍塌瓦解。体息片刻,大军整队,准备起程前行,我不想再与菀棠尴尬相对,也不忍再看她幽怨的眼神。便走到正欲上马的李世民身边道:“秦王,我也想骑马。”他温和一笑,便转身吩咐军士去备马。刚上马行了几步,段志玄便凑上近前道:“沈清梨,你的书还没说完呢,小龙女悄悄走了后,杨过真的与郭芙成亲了么?”程咬金一听,也跟着起哄道:“好,好,快说来我们都听听。”软风细卷,蝉鸣阵阵58、念去去千里烟波,路旁茂密的参天古树,映出斑驳的阴影摇晃着罩在身上,遮住了似火骄阳。众人皆是息声听着。“杨过苦等了十六年,好不容易约期已至,他早早来到山谷旁候着,但他始终没有看到小龙女的身影,他如一具石像般在山顶上坐了一夜,直到红日东升……他看着山壁上小龙女十六年前的手书:“十六年后,在此重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他心中如一片寒冰,似有一个声音在耳际不住说道:“傻瓜!她早死了,在十六年之前就已经死了。她自知中毒难愈,你决计不肯独活,因此图了自尽,却骗你等她十六年,希望你能渐渐的忘记她,好好的活下去。傻瓜,她待你如此情意深重,你怎么到今日还不明白她的心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