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页(第1页)

在现代就是公司里那种会说话办事的厉害角色,这样的人,虽然有些人讨厌,但是不得不说也有她的优点。只要本质不坏,就无妨。

这一日皇后的精神好了很多,皇上很高兴,看到为照顾皇后而憔悴的令嫔,命令她回自己的舟上休息。也赏赐了太医一番,还跟皇后聊了很久,聊到刚刚大婚的时候,聊到大公主,聊到永琏和永琮,聊到很多很多。最后皇后说累了,想要睡一会,皇上急忙命人熄灭蜡烛,让皇后就寝,自己去处理政务。

原本以为皇后的身子要好了,病情有好转,可是第二日一早,诗韵看皇后迟迟不醒,去叫的时候,才发现皇后早就没了呼吸!

顿时所有的太医齐聚,当皇上赶到的时候,太医们跪地:“皇上,皇后娘娘崩了!”

皇上差点没站住,他想不到昨晚还和自己谈笑风生的皇后就这样走了,但是皇上要镇定,自己是一国之君,不能沉浸在悲痛中。

“即刻启程回京,不可耽搁!”

所有的人都换上丧服,东巡原本是欢声笑语,现在大家都沉浸在悲痛中,虽然这些悲痛没有几个是真心的。

林彦彦立刻叫来永璜,反复叮嘱,一定要悲痛,嫡母去世,作为庶子一定要表现的极为悲痛。

永璜不解:“额娘,儿子是皇阿玛的长子,此时镇定一点帮助皇阿玛处理皇额娘的丧仪不是更会被皇阿玛觉得我能胜大任?”

林彦彦怒道:“愚蠢!你皇额娘去世,是国丧,有国礼主持,哪里要你来表现自己,你现在如果不表现悲痛,就是不孝,你一定记住,一定要十分悲痛,千万不要被任何人影响,一定要给你的嫡母守孝!”

永璜:“知道了额娘,儿子记住了!”

林彦彦:“看到你三弟的时候,提醒他一下,嫡母去世,一定要悲痛,否则被有心计的人利用,你们就是不孝不义!”

林彦彦知道现在是永璜重要的转折点,自己绝对不会允许悲剧发生。

此时纯妃走了进来:“富察姐姐,你怎么还在这里,娴贵妃已经出去主持大局了,你和她一样是贵妃,应该让众人看到你,你才是适合主持六宫的人选!”

林彦彦:“娴贵妃已经这么迫不及待了吗?”

皇后崩逝,中宫虚位,最有可能封后的就是你和娴贵妃,你又三个孩子,儿女双全,娴贵妃什么都没有,怎么算都是你胜算大一些,娴贵妃已经出去主持大局,拿起皇后的样子了,你怎么能示弱呢。

林彦彦:“这个时候更不能出头,皇后才刚刚崩逝就着急显示自己,而且本宫是包衣出身,不妄想得到皇后的位置,娴贵妃有太后的支持,胜算也大,本宫才不去跟她争。”

纯妃:“你啊,就是太没有好胜心。”

其实如果富察青宴不是穿越过来的,此时此刻真的是封后大热门人选。但是林彦彦知道,历史上是辉发那拉氏做了继后,还发生了著名的断发事件,哪怕是想知道继后到底为何断发,自己也不能争这个皇后的位置,更何况,乾隆那么喜欢白月光富察皇后,此时在皇后去世没多久就开始积极表现自己,这不是惹皇上不高兴。

林彦彦趴在纯妃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纯妃疑惑:“这样真的行?”

林彦彦,你快回去,就这样办。

娴贵妃在太后的示意下主持着大局,这边林彦彦和纯妃,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险些晕倒。更是传出哲贵妃和纯妃娘娘因为皇后崩逝,几度悲伤,差点晕过去。

在前去祭拜的时候也是十分憔悴,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也对嫡母的崩逝感到万分的悲痛,泣不成声。这一切都传到皇上的耳朵里,皇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在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盘算。

很快御驾回到京城,皇后娘娘的棺椁也运到紫禁城。皇上下旨,皇后的谥号定为“孝贤”,人称孝贤皇后。并以“大行皇后正为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为由,要求文武百官哭临三日,不得抗旨。同时也处理了一批因为哭的不够哀伤的宗室之子以及官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

皇上同时命令开始施工建设奉安胜水裕陵地宫,这座裕陵地宫是皇上为自己准备的地宫,挑选了很多地方最后确定在这里。

在林彦彦的影响下,永璜和永璋并没有遭到斥责,反而得到皇上的夸奖,说他们注重孝道。永璜也终于知道听自己额娘的话是对的,但是很官员就没有这么幸运。虽然皇后崩逝是国丧,但是大清开国以来几位皇后去世,并没有按照礼仪队官员进行不予剃头的规矩,所以很多官员都觉得孝贤皇后丧期也可以剃头,但是皇上却因为在皇后丧期剃头而赐死了几个官员,一时间朝廷上怨声载道。还有一些官员因为哭不出来遭到斥责、贬官甚至仗刑的处罚。

这些事反映出两点,一皇上真的悲痛孝贤皇后的崩逝,二皇上因此多少有些疯癫。而且林彦彦也知道,此时娴贵妃的所作所为已经惹怒了皇上,只是碍于太后,皇上并没有发作。娴贵妃想取而代之当皇后的心,此刻也昭然若揭。

所以林彦彦的选择是对的,此时只要悲痛就好了,争不争那皇后之位都是次要的,就算辉发那拉文茵当上了皇后,她的结局又好多少?

三个月过去,太后不止一次找到皇上,说后宫不可以一日无主,让皇上尽快册封一位皇贵妃行使皇后的权利。不用问,皇上也知道太后心中的人选是娴贵妃。

皇上:“儿子认为哲贵妃深明大义,而且又有皇子和公主,更适合皇贵妃的位置。”

太后:“哲贵妃虽然也是富察氏,但是出身包衣,不能做皇后,只能做皇贵妃统领后宫,但是大清不能一直没有皇后,娴贵妃出身满军旗,又是潜邸旧侧福晋,在众嫔妃排位也是第一,是皇后的最佳人选,哀家知道二十七个月丧期,那么就先把娴贵妃封为皇贵妃,等丧期满,再册为皇后。”

皇上:“可是娴贵妃无子嗣,朕想要嫡子。”

太后:“你去过翊坤宫几次?怎么会有孩子,册封娴贵妃为皇后之后,你经常去翊坤宫,嫡子不就会有了?娴贵妃身子康健,一定会给皇帝平安诞下嫡子的。”

太后又道:“你太过宠爱包衣女子和汉人女子,才导致你的后宫无人可立为皇后,鄂常在已经被你打入冷宫,舒嫔位份太低一连跃几级也不现实,剩下的不是包衣就是汉人嫔妃,思来想去,也就娴贵妃最合适!”

皇上点头:“儿子知道了!”

第二日,皇上就颁指,晋封娴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同时晋封纯妃为纯贵妃,和哲贵妃共同协理六宫。晋封令嫔为令妃,舒嫔为舒妃,嘉妃为四妃之首。同时还晋封陈贵人为婉嫔,赐居钟粹宫。

纯妃来找林彦彦,林彦彦恭喜她:“恭喜妹妹,荣封贵妃。”

纯贵妃:“我宁愿不封这个贵妃,到底这皇贵妃之位,给了她辉发那拉文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