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怀揣奖金接了媳妇回老家喜备佳肴干完旧活迎新年(第1页)

腊月二十九这天上午,新初终于领到了四个月补工资,加上四百块钱的奖金,自己小心翼翼整整齐齐地叠好,揣在上衣兜里胀鼓鼓,走在回去的路上有种扑扑心跳感觉。

这种感觉在他十一岁那年有过。父亲在躲那场“严打”运动中,三江镇工地上的负责人带信回来说,工地上一个多月没工资,生活费都快接不上了。父亲就拿出三百块钱,用大姐的纱巾捆得严严实实,系在新初的腰上,再穿上外套,叫他送到三江镇去。新初过了两道河,走了二十多里路,一路上把腰里胀鼓鼓的纱巾摸了又摸,那颗悬吊吊的心也是跳得扑扑的,直到把那三十张纸钞一张不少地交到工地负责人王叔叔的手中,他才松了口气。

同样是这种扑扑心跳的感觉,不一样的那一次是害怕,而这一次兴奋。小融早已收拾好行李,就等着他回家。他俩昨晚就已商量好,新初今天去镇上领了钱就回来,先送自己回祥兴乡老家,然后他再回河东乡王家湾村十组。

新初交给小融七百块钱,说是给小融父母亲各一百,她自己留五百看着用。新初回去给自己的父母亲各一百,幺爸一百,剩下的自己先揣起。这个方案,两人昨晚睡觉时商量到大半夜。小融说给母亲一百可以,父亲有工资就算了。新初说你父亲是你父亲的,今年是自己参加工作领工资的第一年,心意一定要表达。正要出门时,他又想起小融父亲喜欢喝酒,便折返回去把那两瓶宕州大曲提上。

到了宕渠客车站,小融说:“附近就有好几家服装店,新初要不你去买套衣服,这是过年呢。”

新初说:“上个月买的那套才洗过一回,穿起当新的,就不买了,赶快上车早点回去。”

到了祥兴乡街道小融家里,见了小融父母,新初问了薛叔叔黄阿姨好后,就没得话说,小融一直在旁边小声提醒:“你也不会说个话也不晓得帮着做点事,一点儿不讨大人喜欢。”

不过新初毕竟参加了工作,两位老人的态度好多了,尤其是接过那两瓶宕州大曲,薛道成露出了一丝丝笑容。临走时,小融把新初叫到一边,把两百块钱塞到他手里,说:“新初你去拿给他们好些。”

新初明白小融的意思,她是想自己在两位老人面前讨个好,把手插在裤包里攥着那两百块钱,吞吞吐吐说了半天,才终于送出了手,出来又被小融笑得面红耳赤。小融也想跟新初一路去王家湾,无奈一个女孩子家还没结婚就去男方家过年,在当地的风俗是绝对不允许的,她在父母面前提都不敢提这事,只好把新初送到了船上又立马回去。临别时小融又塞给新初两百块钱,说:“这过年过节的,你回去说话做事大方点,免得被人笑话。”

当小融送走新初回到家里,父亲母亲都分别悄悄把那一百块钱还给了幺女儿,说:“你们也刚参加工作工资也不高,等今后有了钱给我们多拿点回来就是了。”

这两百块钱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小融的手里。

新初坐了半个小时的电动船,在城坝镇又搭乘从宕渠县城过来的客车到了三江镇,不过过年回家的人也确实多,没等几分钟就坐上三江镇开往河东乡的客车,驾驶员正是自己的初中同学李小强。李小强的母亲就是当年帮新初作证明取汇款的区妇女主任张明珍,父亲后来接了张书记,当上了河东乡的党委书记。家庭地位虽然有些悬殊,但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关系,相反地,他们都是当时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相处得非常好。李小强看到新初提着个塑料袋,连忙说:“老同学,好久没见了,你坐前面副驾驶座位上来,舒服些。”

交谈中新初才知道,李小强初中毕业升学无望就被父母送去当了兵,在部队学驾驶,考了个开货车的驾照,转业回来就买了这辆二手客车跑客运。新初就笑着说:“李小强你这下都财当老板了。”

李小强摇着头说:“啥子老板哟,就挣几个养家糊口的打杂钱,还是你好,当大官挣大钱了。”

新初笑着回道:“当啥大官哟,挣的钱怕还不及你的一半,如果可以打斢我们斢嘛!”

李小强哈哈大笑起来,又说:“老同学开啥子玩笑,车门口收票的就是你嫂子,也姓王,喊王姐也行,你今天的票就免了哈!”

新初这才认真看了一眼收票的女子,就认出她正是王腊子的女儿、母亲收的干女儿、按理说自己应该叫妹妹的王亚男,就微笑着朝她点头示意,也不说话。王亚男知道自己父亲当年告密的事,喊了一声“大哥回来了”,似乎心有愧疚地低下头。

新初说:“啥子喊王姐也行,家大不如族大,正儿八经该喊王姐,李小强你都结婚了哇?”

李小强笑着说:“娃儿都快满一岁了,你几时给我带个漂亮的兄弟妹儿回来看看嘛!”

新初也不接后面那句话,就说:“票钱必须得给,要不我今后回来都不好意思坐你的车了,能坐个副驾驶已经很不错了,过去回来好多时候都是站拢了的呢!”

两人说说笑笑,两个小时的路程比起过去轻松多了。到了河西街上,虽已是晌午时分,却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看到烟花爆竹门市,新初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情景,他印象最深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放鞭炮和初一早上吃了汤圆后去给祖先烧香,特别父亲做“包工头”那年,从三江镇买回来“冲天炮”“飙老鼠”,新初兄弟俩玩了个痛快。也是那一年,母亲香蜡纸买得最多,让新初记住了他们家的十八个坟头。新初父亲被抓后,鞭炮也买得少了,香蜡纸也没有缺过,最少的那年也买了四颗大火炮,大年三十晚在地坝放了一颗,除一年的晦气,猪牛圈各放了一颗,保一年养猪养牛长得肥实不生病,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开门放一颗,保证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那年母亲手里实在没钱,香蜡纸也只买了四套,只给新初的婆婆爷爷和两个祖祖烧了香,母亲领着新初几姊妹路过那一排排坟头时,嘴里不停地说道:“你们这些背时的祖祖先人些,也不保佑我,我又哪找钱来供你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